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奏书和奏疏的区别

奏书和奏疏的区别

奏书和奏疏的区别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奏书意思是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文书。泛指奏章。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奏疏意思是奏章,递交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出处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奏疏》:按奏疏者,羣臣论谏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奏书(zòu shū)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牍三千。”

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谏臣。’”

奏疏( zòushū)

1、奏章。《宋史·朱倬传》:"每上疏,辄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奏疏凡数十。" 明 徐师曾 《明辨序说·奏疏》:"按奏疏者,羣臣论谏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清 龚自珍 《宰王定九丈宅命赋诗》:"公之奏疏秘中禁,海内但见力力持朝纲。"

2、向帝王上书言事。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当时之事,岂无急於沮 延龄 论 陆贽 两事也。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宋史·虞策传》:"入为吏部尚书,奏疏 徽宗 ,请均节财用。"

标签: 奏疏 奏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4q3d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