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陶渊明坚守本心的事例

陶渊明坚守本心的事例

陶渊明坚守本心的事例

陶渊明坚守初心的事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陶渊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的腐败,便在家乡隐居。

      后来,陶渊明的生活越来越穷苦,仅靠耕种田地,实在养活不了一家老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迫于生计,他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很有文才,不久就推荐他在大将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陶渊明看到那些官员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心里十分厌恶,便请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今江西彭泽县)当县令。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县视察。这个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平时倚仗太守的宠信,在乡里作威作福。他一到彭泽县的官驿,就趾高气扬地让陶渊明去拜见他。

     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当时,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听说督邮来了,十分扫兴,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大人,督邮来了,您应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你这样有失体统,他会在郡太守面前说你的坏话的。”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向来看不惯这种倚官仗势的人,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对这个督邮行拜见礼,就更受不了。他长叹一口气,高声说道:“我宁可饿死,也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官俸,去向那种势利小人鞠躬作揖。”

      说完,他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封好,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一并交给了小吏,离开了只当了83天县令的彭泽,辞官归田了。就这样,陶渊明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陶渊明使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同时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也正是因此,他才能写出传诵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更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不为五斗米折腰原指不会为了五斗米的官俸向权贵屈服(五斗米:微薄俸禄的代称),后来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ejqq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