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古代四端发展出人哪四德

古代四端发展出人哪四德

古代四端发展出人哪四德

“四端”出于〔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标举人有“四端”的说辞。孟子之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如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所谓的“四端”,就是“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孟子认为人对危难的怜悯伤痛之心,是“仁”的善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善端谦辞退让的心,是“礼”的善端分辨是非的心,是“智”的善端。这四种善端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孟子惟恐人不相信这些善端就存在自己身上,就以人人本有手足四肢来比喻说明,不论四端发动与否,都是人人与生俱来、完整无缺,是心的根本,待时机成熟,就会源源不断的发出来。至于那些认为自己不能发动四端而行善的人,乃是甘心自弃、贼害本性、受物欲蒙蔽的人如果因此认为他的国君也不能启动四端来行善,因而抽手不予辅助,那就成为贼害国君的人了。

孟子认为人的四端不在我身,是人性善的根本,但是却要培养,才能随时随地发露,若再不断扩充,就像火苗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涌流,越来越旺盛,能无所不至、无处不到。由此衍伸,人如果能时时反躬自省、内求诸己,提醒自己扩充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不仅自身德行光辉昭着、日新又新,更能将此日益光大的德行,推面广之,以保护四海之内的人民反之,如果不能扩充四端,则仁义礼智隐而不显。一个任由四端隐而不显的人,已经贼害了本性,这种人连最基本的事奉父母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可以做其他事了。

孟子指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即是说,人都有“恻隐之心”即真诚的同情心理,如见到别人的小孩面临落井的危险时,不顾个人的名利而自然想去救助。这是“仁”德的开端“羞恶之心”,即羞耻感和憎厌别人为恶的心理,是“义”德的开端“辞让之心”,即恭敬尊长的心理,是“礼”德的开端“是非之心”即分辨是非善恶的心理,是“智”德的开端“是非之心”即分辨是非善恶的心理,是“智”德的开端。盂子认为,是否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四心”即“四端”,是人仁义礼智四德的来源。

孟子在反复强调人皆有“四心”,易于产生“四德”时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意思是说,个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不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是个人内心固有的。如果向自己的内心求索,就能获得这些美德,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仁义礼智上的差别,不是由于“四心”的不同,而是有人“尽其才”是因为向内心求善,而有人却“不能尽其才”,是因为向内心求善不够。

孟子把“四心”作为“四德”的道德心理基础,并把这种“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以”合称为“良心”,形成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唯物史观认为,道德来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括条件和社会实践。尽管孟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他借助于人们质朴的道德情感来解释道德来源,便于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接受,在道德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标签: 四德 出人 四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x9kk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