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茂腔的發源地是什麼地方南斜溝

茂腔的發源地是什麼地方南斜溝

茂腔的發源地是什麼地方南斜溝

茂腔發源地:茂腔是流行於山東省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傳統地方戲曲,最初爲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爲“周姑調”,傳說系因一週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稱“肘子鼓”,據說是因民間藝人肘懸小鼓拍擊節奏演唱而得名。

茂腔大約代道光年間已廣泛流傳於山東半島一帶,流傳過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來的肘鼓子調,也可理解爲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調。

茂腔歸屬於山東地方戲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傳統民間說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礎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劇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爲聲腔系統。《辭海》藝術分冊載:“茂腔約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在傳統民間小唱‘周姑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柳琴戲的音樂曲調和伴奏樂器而形成”,也稱爲“本肘鼓”。“本肘鼓”又被稱爲“哦哈吆”、“老拐調”,因其曲調而得名。

標籤: 茂腔 南斜 發源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hant/lvse/xinli/p7yx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