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後周是怎麼滅亡的

後周是怎麼滅亡的

後周是怎麼滅亡的

公元960年(顯德七年)正月,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廢恭帝,建立北宋王朝,後周亡。

由於後周的皇帝年紀太小,外戚手裏沒有兵權,小皇帝自己沒有太大的威望,於是武將就共同擁護趙匡胤為新的皇帝,建立新的王朝,從而使擁護者有更好的福報。

後周被趙匡胤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滅亡的。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三十日,周世宗柴榮駕崩,繼位的周恭帝柴宗訓年僅七歲。趙匡胤此時任殿前都點檢,禁衞軍的最高長)、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鎮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縣)報稱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合南下,攻打後周,聲勢浩大,請求派兵援助。後周符太后和宰相範質、王溥等執政大臣不查之下,慌忙令澶州節度使慕容延釗率兵抵禦。

又命趙匡胤率兵北上禦敵,賜於他金帶、銀器、鞍馬、鎧甲、器仗數十萬。初三日(2月03日),趙匡胤領軍出汴梁愛景門,宣徽南院使昝居潤安排筵席,朝廷眾大臣餞送於郊外。

傍晚時,軍隊行至陳橋驛(今封丘東南陳橋鎮),趙匡胤在其弟趙光義,以及趙普、石守信、王審琦等策劃下,鼓動士兵發動兵變,授意為他黃袍加身,擁其為皇帝。

趙匡胤即位後,初五日改國號為宋,改顯德七年為建隆元年,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史稱“陳橋兵變”。

標籤: 滅亡 後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hk/lvse/xinli/y1kd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