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登鸛雀樓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登鸛雀樓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登鸛雀樓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作者站在鸛雀樓上向西眺望,只見雲海蒼茫,山色空濛.由於雲遮霧繞,太陽變白,挨着山峯西沉.“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樓下滔滔的黃河奔流入海.這兩句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後令人振奮.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由兩聯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後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生活哲理

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原文如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着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着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常常被引用,藉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時至今日,此詩還不時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mo/lvse/xinli/1zj2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