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地庫頂板後澆帶的設置規範圖集

地庫頂板後澆帶的設置規範圖集

地庫頂板後澆帶的設置規範圖集

後澆帶的規範要求如下:

1、後澆帶的留置寬度一般700-1000mm,現常見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種。

2、後澆帶的接縫形式有平直縫、階梯縫、槽口縫和X形縫四種形式。

3、後澆帶內的鋼筋,有全斷開再搭接,有不斷開另設附加筋的規定。

4、後澆帶砼的補澆時間,有的規定不少於14天,有的規定不少於42天,有的規定不少於60天,有的規定封頂後28天。

5、後澆帶的砼配製及強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級強度等級,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級或提高一級的無收縮砼澆築。

6、養護時間規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幾種時間要求。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温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

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温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超長基礎底板施工中後澆帶的留置有利於解決超長結構温度應力及高低層差異沉降應力導致底板裂縫,但影響結構安全及防水質量。後澆帶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須比原結構提高一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mo/lvse/xinli/5e7l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