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句式雜糅和成分殘缺的區別

句式雜糅和成分殘缺的區別

句式雜糅和成分殘缺的區別

“句式雜糅”是指本來兩個結構合理、表意清楚的句子糅合在一起,引起結構混亂,造成表意不規範。

成分的殘缺

所謂的成分殘缺,就是在句子的表達中缺少了必要的成分。而在成分的缺失中,缺少主語和賓語的情況尤其明顯。

1、主語的缺失:

例1:風兒掠過麥田時,恰似黃河的滾滾波濤上下起伏

解析:乍一看這句話並不存在任何的問題,但如果對整句話進行縮句,會發現是缺失主語的狀態。也就是平時我們所強調的無主句。風兒掠過麥田時,相當於是一個伴隨性的時間狀語,不能擔當整句話的主語成分,後面到底是誰恰似波濤上下起伏,其實是沒有表明清楚的。綜上,這句話應該在“恰似”的前面加上一個主語成分,如“麥田”即可。

2、賓語的缺失:

例2:李老師榮獲校先進工作者

解析:這句話還依然可以用縮句的方法來處理如上的問題。縮句之後的主語是李老師,謂語動詞是榮獲,賓語缺失。所以這句話處於缺失賓語的狀態,如果要進行改正,則需要在後面加一個賓語,如:的榮譽稱號等成分的贅餘。

所謂的成分贅餘,就是在句子的表達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語義重複,出現了多餘的表述狀態。

例1:東方明珠可以堪稱世界一流建築

解析:此句話中“可以”與“堪”的語義出現了贅餘。因為在漢語言中“堪”的含義本身就是可以,所以此句話需要把“可以”刪除,或將“堪”字刪除。

例2:我們不要過於溺愛孩子。

解析:通過對這句話的分析,可能很難洞察出句子內部之間的問題。但仔細分析句間的關聯性,我們可以發現“溺愛”中的“溺”本身含有超過、過於的含義,如果在一句話裏前後的兩個詞含義一致,那麼一定會存在表述上贅餘的問題,所以這句中的正確表述應該是:“我們不應該過於愛孩子”或“我們不應該溺愛孩子”。

1、句式雜糅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兩句混雜,既想用這種説法,又想用那種説法,結果把兩種説法揉到一起,形成兩句混雜。比如“聽了他的報告,對我啟發很大",就把單句表達法和複句表達法混雜在一起。二是前後牽連,即把前一句的後半句用作另一句的開頭,硬把前後兩句連成一句。如“聽到領導宣佈我們獲獎時,大家有既光榮又愉快的感覺是頗難形容的”,把“大家有……感覺”和“(這種)既光榮……是頗難形容的”湊在一塊。2.成分殘缺是指不符合省略的條件,而缺少應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結構不完整,表意不準確。有主語、謂語、賓語殘缺,也有缺少必要的定語或狀語的。

標籤: 殘缺 雜糅 句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mo/lvse/xinli/dpjq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