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先天下之憂而憂最早出自道德經

先天下之憂而憂最早出自道德經

先天下之憂而憂最早出自道德經

出自《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的遠大政治抱負。同時,他也在勉力後人發憤讀書。

詩句含義

作者在這句話中不僅表達了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人的政治理想,也告訴我們,要先吃苦後享樂,自古至今都有許多的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在作品中表達着憂國憂民的思想。除了憂國憂民的這種遠大政治理想,更符合現實的含義是引導我們要積極努力,奮發向上,只有奮鬥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要不畏困難,勇於奮鬥。

作者介紹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祐四年(1052 年)。范仲淹,字希文。死後諡號:文正。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104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寧變法”(即王安石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蹟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滕子京因遭誣陷被貶到嶽州當知府,重新修復了岳陽樓,范仲淹受他的囑託寫一篇《岳陽樓記》:“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外物好壞或自身得失而或喜或悲,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mo/lvse/xinli/lqwy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