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孔子行忠恕解釋

孔子行忠恕解釋

孔子行忠恕解釋

中國儒家倫理範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

忠,是一種自我的狀態,不因為外在條件的變化而始終如一的自我。簡而言之,忠,則有真實的自我,不忠,則無自我可言。今天的很多言論喜歡談信仰,其實所謂信仰的實質,是扶持虛弱而容易改變的人,能夠堅持真實的自我。儒家的忠,就是做自己,能夠面對真實的自我。

忠,不是對人而言,是對自己而言。怎樣的自我才是真實的自我。有太多的時候人將意願當做自我,或者將喜好、訴求、慾望當做了自我。何為忠有一個簡單的標準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出發點和目的,不至於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這就是忠。

換言之,不忠首先是對自己而言。人不是全知全能,且有自己在乎的立場和想要守護,不忍捨棄的感覺,所以忠首先不是對錯問題,而是合乎自身。

至於恕則簡單了,不是説對待他人要如同對待自己,人是永遠沒有辦法做到對待他人如對待自己的,有時候甚至能做到對待他人好於對待自己。但所謂的恕道,以自己衡量的標準是,自己不想遭遇的,所以也不會施加給他人。恕,是理解他人,通過理解自身開始。

恕,是個平等概念,意味着人尊重自身的感受,進而尊重他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忠恕之道,就是面對自己,進而面對他人的過程,在此之中,其實是一貫的,不離於仁,展開就是忠恕之道。

標籤: 孔子 忠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mo/lvse/xinli/wdwr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