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今日熱點 >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是中國人的大節日,可以說是我們一年到頭的一個最重要的日子。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春節的風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風俗,那麼今天就一起來好好的看看吧。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聯和年畫

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漢魏六朝時代,每至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荼、鬱壘驅鬼。後來發展為門神年畫。宋代木版年畫開始流行,年畫的內容也擴大了,至今仍儲存下來的《四美圖》就是當時的年畫。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生旺火

新年來到時,在院子裡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稱為“庭燎”“燒火盆”“旺相”,現代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古代的庭燎是為了驅邪,或者祭神祭祖。後來的生旺火已經發展為象徵全家興旺發達,表達美好希望。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第2張

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宋代出現了火藥爆竹,即現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藥爆竹,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於是成為全國性的風俗。後來,爆竹本身的喜慶色彩使得人們對於爆竹的象徵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用喜慶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辭舊迎新”的文化象徵符號。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舊與新的差別,使生活更加富於藝術美感。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第3張

年糕和餃子

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穀物製作。北方有黃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數民族則有糯米粑粑。對於餃子的文化象徵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徵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更深一層的解釋,餃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餡的餃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間諺語“好吃不過餃子”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春節時吃上餃子,當然是希望來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第4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tw/lvse/jinri/2ol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