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法喜寺上中下天竺典故

法喜寺上中下天竺典故

法喜寺上中下天竺典故

據《天竺山志》載:東晉咸和初(咸和元年為公元326年),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由中原雲遊入浙,至武林(今杭州),登武林山見有一峰而嘆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

由此,山名天竺,峰稱飛來,峰北建寺稱靈鷲寺,峰前建寺名曰靈隱。原本,“天竺”是古代中國對今印度和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更名為印度。而“天竺”二字,也因佛緣,落戶在了杭州西邊的山丘裡。

寺內的牆壁浮雕與假山流水

到了後來,後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稱“天竺寺”,分為上、中、下三天竺。其中,下天竺寺建立最早,是杭州唯一的女眾寺院,路上漫步,常能遇尼姑行者。到了清代,乾隆又親題寺額,將上中下天竺三寺,分別賜名法喜寺、法淨寺、法鏡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tw/lvse/xinli/2rez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