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少數民族元宵節習俗

少數民族元宵節習俗

少數民族元宵節習俗

1.少數民族元宵節的習俗:滿族

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2.少數民族元宵節的習俗:白族

大理白族對元宵節格外重視,正月十五當天往往要耍龍、舞獅,還組織“金花歌舞隊”大鬧元宵而大理的彌渡縣的花燈唱元宵更是熱鬧非凡,讓人們充分領略雲南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節通常是白族、彝族、漢族一起歡度,不分彼此。

3.少數民族元宵節的習俗:苗族

流行於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4.少數民族元宵節的習俗:彝族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曆正月十五。“巴烏”意為“打獵歸來”。見於雲南鶴慶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區。

少數民族也過元宵節,雖然各個民族有細微的差別,但不是很大,吃元宵是必須的。另外全家聚在起聚餐也是一樣的,並互祝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女人需要躲燈

滿族

滿族人在正月十五日這天,各家各戶都要懸掛各式各樣的彩燈,有的地方還要舉辦冰燈會。

在農村,正月十五日晚上,家人要舉行驗月份的活動。

先用蕎麥麵製成十二盞燈碗,標上十二個月份,第一碗中放一顆豆子,然後放在鍋中煮。豆粒脹大意味著澇,豆粒小的預示乾旱,不大不小的表示風調雨順。此活動表達了滿族人民祈盼好收成的美好願望。

農曆正月十五晚上,結婚的女子不許看孃家和婆家的燈,需去姑、姨家躲避。

正月十六,滿族婦女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婦女們結伴在雪地裡行走,看誰走得快且不溼鞋,據說這樣可去除百疾。

棒棒會

納西族

流行於雲南一帶的納西族會在元宵節當日舉行本土的“棒棒會”,起源於春節後人們為準備新一年的耕作農具而舉行的集會,而在這一集會上主要銷售的是鋤頭把之類的木器用具,“棒棒會”的叫法由此而來。

賽裝節

彝族

雲南一帶的白族和彝族則有著“賽裝節”比美的習俗,賽裝節,顧名思義,就是服裝,服飾大比賽的。這是一個充分顯示彝族人民聰明,勤勞,能幹的節日。

空腹飲耳明酒

朝鮮族

正月十五日早晨,朝鮮族有飲“耳明酒”的習俗。此酒並非特殊釀製,但要空腹喝下。據說喝了耳明酒可使耳聰。

朝鮮族還要舉行“望月架”活動。正月十五前由小夥子們從山上砍來木杆和松枝,搭起幾米高的望月架。

傍晚來臨,當一輪明月徐徐升起時,幾位被推舉出來的老人爬上望月架,誰先看到明月,誰就福星高照,喻示著在新的一年裡將萬事如意。

跳竹竿

黎族

黎族每逢正月十五有跳竹竿的習俗。跳竹竿負有一種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的色彩,其中以美孚黎地區最為興盛。

正月十五日夜晚,人們在飯後穿上節日的盛裝,蜂擁至村前寨後,燃起篝火,點起火把,開始跳竹竿。

偷菜為樂

苗族和臺灣

苗族和臺灣地區的習俗則更為有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tw/lvse/xinli/5eyp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