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主島修治長城的是誰

主島修治長城的是誰

主島修治長城的是誰

齊相管仲。

管仲修長城,目的是為了賺錢。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民需要購買的物品很少,糧可以自己種、布可以自己織,只有鹽才是剛需,無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需要鹽。長期不吃鹽,人會變得軟弱無力、生病乃至死亡。

鹽是大自然的恩賜,土裡長不出來,只有鹽礦才能產鹽,誰掌握了鹽礦,便意味著擁有了財富。而當時中原最大的鹽礦是晉國的解州鹽池,可以說,中原文明是吃著解州鹽成長起來的。

解州附近正是黃帝、炎帝大戰蚩尤的地方,有人認為他們打仗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搶鹽池,蚩尤被殺後屍首被分解,因而此地被命名為解州,即現代的山西運城市。

解州鹽池在中國歷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並不為人矚目,卻關係到很多國家的興衰。擁有解州鹽池的晉國,一直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在其面前只有捱打的份,想方設法要把公主嫁給晉國公子,以結秦晉之好。

等到三家分晉後,佔據解州鹽池的是魏國。憑藉這個聚寶盆,魏國很是風光了一段日子,跟秦、齊等國打得有來有往,魏之武卒一度成為各國效仿的物件。直到戰國後期,解州被秦國攻佔,魏國失去了最大的財政來源,這才徹底衰亡。

而秦國的強大也跟鹽有很大的關係,秦國發軔的真正契機是奪取了巴蜀之地。除了西蜀的千里沃野外,巴國的井鹽和岩鹽同樣使秦國實力大增。鹽巴的這個“巴”字,就來源於巴國。

為了爭搶巴國的鹽產地,秦國和楚國還多次發生戰爭,儘管為了鹽而發生的戰爭已有上千年,但第一個把鹽當作國家命脈的人是管仲。齊國有鹽,再加上在管仲的經營,齊國終於具備了稱霸的條件。

標籤: 主島 長城 修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tw/lvse/xinli/jm5p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