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下一句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下一句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下一句

下一句是: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典故:大臣魏徵,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見,經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見,唐太宗也因為能聽取正確意見,所以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唐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局面。魏徵病死後,唐太宗痛哭失聲,非常悲傷,下令為魏徵立碑,親自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

太宗時常想念魏徵,感嘆的對群臣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他把魏徵比作是一面鏡子。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下一句是可以知興替,出自《舊唐書·魏徵列傳》。《舊唐書》是“二十四史”之一,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

自唐初以來便在實錄基礎上撰寫國史,以吳兢、韋述所撰最為有名。吳兢撰成《唐書》六十五卷(一說九十八卷),韋述又補遺續缺,撰成國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後,柳芳等人又有續作。但武宗實錄不全,以後歷朝實錄沒有修成,史事缺略。後梁、後唐兩代都曾下令廣泛徵集唐史資料。

這句話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說,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原句為:

太宗謂樑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tw/lvse/xinli/n7lk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