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15年的時間在古代怎麼表述

15年的時間在古代怎麼表述

15年的時間在古代怎麼表述

男子十五歲古代稱為束髮,女子稱為及笄之年。束髮:《禮記·玉藻》:“童子之節也,緇布衣,錦緣,錦紳並紐,錦束髮。”

及笄:特指女子15歲。“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表示結髮用笄貫之,意思是已到出嫁的年歲。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

男子十五歲古代稱為束髮,女子稱為及笄之年。笄是指束髮用的簪子。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1.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強葆”,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3.孩提:指二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

4.齠齔(tiáochèn):兒童換齒。《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齠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5.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

6.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7.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禮記・內則》:“拂髦,總角。”鄭玄注:“總角,收發結之。”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因謂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9.及笄:女子十五歲。

10.束髮:男子十五歲。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為成童的代稱。

標籤: 表述 時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tw/lvse/xinli/od9r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