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仁义礼智信出处

仁义礼智信出处

仁义礼智信出处

“仁义礼智信”出自《孟子·告子上》,为历代儒客推崇,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

名称由来: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五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仁义礼智信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标签: 出处 礼智信 仁义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d6e2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