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四川北路的由来

四川北路的由来

四川北路的由来

四川北路,原名“北四川路”,位于上海市区苏州河以北,南起北苏州路、北至东江湾路,全长约3.8公里。历史上的北四川路,不仅是著名的商业街,也是红色印记和海派风情交织辉映的文化街。尤其是从今武进路至东江湾路、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亦即历史上所谓“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在中国革命和中共党史上、在先进思想的传播和左翼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究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的成因、演变及历史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近现代上海与中国革命、进步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

“越界筑路”与公共租界的扩张

所谓“越界筑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上海租界扩张和城市发展所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北四川路地处苏州河北的虹口地区。无论道路本身的延展,还是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的形成,都离不开公共租界在沪北地区的扩张。

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曾向苏松太道麟桂申请划虹口一带为美国租界。

次年,美国牧师圣公会主教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在虹口购地居住,并建造教堂,继而“向上海道台商请准许虹口为该国之租界”。

咸丰十年(1860年),美国人华尔在苏松太道吴煦的赞助下,在上海成立洋枪队,并于租界内外修筑“军路”。华尔的后继者戈登也多次下令修筑界外军路。为了镇压共同的敌人太平军,清政府默许了租界当局的越界筑路行为。“游说洋兵助剿,增辟邑治障山门,并筑西郊马路,以利军行。”此为越界筑路之始。

此后60多年间,上海的租界多次扩界,野蛮生长。扩界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租界当局通过谈判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后,修改《上海土地章程》,扩展并确定租界四至,如1848年英租界的扩展、1860年代以后美租界四至的划定、1899年公共租界四至的确定,以及20世纪法租界的扩展。另一种则是先筑路,造成事实上的扩界,而后通过谈判,将越界筑路地区全部或部分划入租界。

1863年,领袖领事、美国领事熙华德(Seward)与上海道台黄芳订立章程,规定美租界四至:“西面从护界河(泥城浜)对岸之点(今西藏北路南端)起,向东沿苏州河及黄浦江,到杨树浦,沿杨树浦向北三里为止,从此向西划一直线,回到护界河对岸的起点。”

同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

1873年,熙华德提出:“租界西面应从苏州河北岸原定地点一直向北到内地三里处,然后再向东划一直线连接租界东界的北段。”上海道台未予同意。熙华德再提议:“从租界西面苏州河北岸原定起点划一直线到靶子场稍北处,再由此划一直线到原定租界东界的北端。”上海道台仍未同意。尽管如此,工部局事实上已经将其控制范围扩充到这一地区,这条新的分界线即所谓“熙华德线”(Seward Line)。

1893年,上海道台聂缉椝、美国领事廖那特各派3人组成划界委员会,共同处理熙华德线事宜。经勘界,双方基本依熙华德线正式划定边界,树立界石,并订立《上海新定虹口租界章程》。公共租界面积扩充至10676亩。

1897年,工部局企图再次扩界:“西界扩至梵王渡,东界扩至周家嘴角,南面包括浦东,北面直达宝山县境。”被上海道台蔡钧拒绝。

1899年3月,英、美、德三国公使以照会送达总理衙门,迫令清政府训令南京两江总督“应允各领事及工部局所求扩充”。次月,总理衙门大臣即通知公使团,“已照照会所请,训令江督”。根据协商,“(公共租界北区)北自虹口租界第五界石起,至上海县北边界限为止,即上海宝山两县交界之线,仍以下至周家嘴角直线上为止”。

undefined

▲1907年,外白渡桥重建,桥身改为钢桁架结构。

undefined

▲1908年,中国第一座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问世。

undefined

▲1908年,1路有轨电车由静安寺经外滩过外白渡桥,沿北四川路至虹口公园。

undefined

▲1926年,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良友》在北四川路问世。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虽地处租界之外,但交通便利、房产火爆、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文化兴盛

19世纪末的这次扩界,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共增加11377亩,西区增加11450亩,加上原有的10676亩,总面积为33503亩。至此,上海公共租界名义上的扩张终告结束。

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的形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租界扩张和越界筑路,北四川路自南向北不断延展。

1877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自里摆渡桥(今四川路桥)北堍筑路至天潼路。这段长不到百米的碎石路,习称里摆渡桥北,因与苏州河南岸的四川路相连,遂正式命名为北四川路。

此后20多年间,北四川路不断向北延展,直至租界华界交界处的川虹浜(又作穿洪浜,位于今武进路北侧)。

1899年重订的《上海土地章程》第六款议定,“准其购买租界以外接连之地、相隔之地,或照两下言明情愿收受(西人或中国人)之地,以使成街路及建造公园”。这一规定,为租界当局越界筑路铺平了道路。

1903年,工部局越老靶子路(今武进路),延展北四川路至宝山金家厍(今鲁迅公园)。至此,北四川路基本成型,成为贯通南北、连接沪北地区租界与华界的交通要道。

同年,筑江湾路,连接北四川路与公共游泳池(今虹口游泳池)。

1904年,筑黄陆路(今黄渡路)。

1908和1909年,租界当局两次提出扩界要求,都被清政府拒绝。名义上的扩张遇阻,通过越界筑路实现事实上的扩张,便成为公共租界进一步扩展势力范围的主要手段。

1911年,筑施高塔路(今山阴路)、赫司克尔路(今中州路)、窦乐安路(今多伦路)。

1912年,租界工部局趁辛亥革命爆发上海政局不稳,在沪西和沪北加快填浜筑路,其中包括北四川路周边的狄思威路(今溧阳路)、白保罗路(今新乡路)。

1913年,筑汤恩路(今哈尔滨路)。

1917年,筑欧嘉路(今海伦路)。

1913至1918年,陈贻范等北洋政府特派江苏交涉员先后就租界当局越界筑路问题提出交涉,工部局或是不予理睬,或是口头允缓而最终造成既成事实。

1921年10月,工部局擅将沪北华界新民路界石拔去,辟筑北四川路西侧的福生路(今罗浮路)。

至1920年代初,公共租界北区以北的北四川路周边,已形成一个由赫司克而路、欧嘉路、狄思威路、施高塔路、窦乐安路、黄陆路、江湾路等十多条马路纵横交织而成的完整的路网。仅仅二三十年光景,在名义上仍属华界的沪北地区,赫然出现了一片新城区。这里的道路、交通与租界相连相通,公共建筑、市政设施与租界相同或相近,甚至连许多道路街巷的名称,都与租界一样,用的是外国人名字。

这块华洋交错、亦中亦西的地方,就是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尽管地处租界之外,但就热闹繁华的程度而言,这里丝毫不比租界差。

一是交通便利。1907年,外白渡桥重建,桥身改为钢桁架结构。第二年,1路有轨电车即由静安寺经外滩过外白渡桥再沿北四川路开往虹口公园。1924年,沪北兴市公共汽车公司先后开通1路、2路公共汽车,起点同在北四川路附近的天通庵。

二是房产火爆。1920年前后,租界内部的市政建设开始趋向饱和。但随着北四川路越界向北延伸,一片片石库门、一条条新里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外省移民和外国侨民在上海置业的好去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20世纪前30年,公共租界的地价平均上涨8至10倍,但是无论如何涨,租界北区的地价都只有中区的三分之一左右。与租界相比,越界筑路区的地价和屋价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是人口密集。随着市政道路、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在这些居民中,还有不少日、英、美、葡、俄、印、德等国的侨民,人口来源和构成比其他地区更复杂。

四是商业繁荣。1896年,北四川路8号开设了上海第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和昌洋服店。1898年,新大北茶食店等商店次第开业,街市渐成。至1920年,北四川路已有茶食店40家、呢绒绸布店8家、五金颜料店11家、南货店2家、水果店2家。

五是文化兴盛。1897年,北四川路附近的礼查饭店,实现了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同年,夏瑞芳等在邻近的江西北路创办了商务印书馆。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乍浦路创办中国第一座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至1930年代,上海的60余家影院,一半集中于北四川路、海宁路一带。1912年,刘海粟与友人在乍浦路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良友》在北四川路问世。

标签: 由来 四川北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e95l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