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王阳明所处朝代的政治背景

王阳明所处朝代的政治背景

王阳明所处朝代的政治背景

王阳明所处的明代中叶,社会处在动荡之中。统治阶级面临着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道德危机。他说:“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1意思是明朝乱“乱”在“文盛实衰”人们只求“知”而不顾行。所以必须提出“知行合一”来医治文盛实衰、知行脱节,只知不行的时弊。

科举作为选拔经邦治国人才的制度日益僵化,官僚士大夫和一般知识分子都信奉程朱理学,治学偏重格物致知。在科学尚未昌明的时代,这种求知的功夫实际上就是只会读书记诵、章句训诂,而不注重实事实功,造成空疏谬妄、支离牵滞的极端腐朽的社会风气。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的种种弊端,这时都明显地暴露出来,失去了对人的说服力。

步入中叶的明王朝,社会矛盾尤为突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赋税和地租的加重使得民不聊生。明朝为了维持统治秩序,便加大统治力度,对人民进行专横残暴的压迫。处于这种环境下的人民为反抗明王朝的压迫多次发动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明王朝内部皇室与藩王、宦官与官僚之间的斗争也愈演愈烈。这不仅威胁着当时的统治,也猛烈地冲击着道德伦理纲常。

王阳明感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情况,他说:“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然又是人己见,莫肯相下求正。”为了挽救明朝的危机,王阳明带兵平定藩王的叛乱,镇压农民起义以及反明武装。但是他从各种经历中深刻体会到,要救深陷危机的明王朝,单靠镇压是不行的。要消除人民的反抗,还是需要通过教育,铲除人们内心的叛逆与不守本分的心理,而教育要比镇压更为艰难,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破心中贼的办法。那就是从思想上消除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标签: 朝代 王阳明 政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jr24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