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莛是不是生僻字

莛是不是生僻字

莛是不是生僻字

不是生僻字。

汉字

“莛”,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tí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莛”的基本含义为草本植物的茎,如麦莛儿、油菜莛儿引申含义为棍棒。用同“梃”。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莛”也常做量词,表示根,枝。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平水韵

平声九青

仓颉码

tnkg

组词

枯莛

字码

基本区 U+839B

字源演变

“莛”,初见于秦朝小篆中,形容字。茎也。从艹廷声。“莛”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详细释义

拼音

tíng

名词

草茎,草本植物支持第二代分支、叶或其他附属物的部分

stem of herb,etc.

莛,《说文》曰:“茎也”。东方朔曰:“以莛撞钟”,言其声不可发也。——《玉篇》

棍棒。用同“梃”

stick

铸铜为钟,削木为莛,以莛叩钟,则铿然而鸣。——宋·欧阳修《钟莛说》

量词

根,枝

stem

有草一莛,孺子折之有余,数十数百万莛,壮夫莫谁何焉。——清· 谭嗣同《论事》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特丁切《集韵》《韵会》唐丁切,音廷。《说文》茎也。《前汉·东方朔传》以莛撞钟。《注》谓槀莛也。《玉篇》言其声不可发也。《韩愈诗》有如寸莛撞巨钟。

又《庄子·齐物论》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司马注》莛,屋梁也。

又《唐韵》《正韵》徒鼎切《集韵》待顶切,音挺。义同。

说文解字

茎也。从艹廷声。特丁切。

说文解字注

(莛)茎也。说苑。建天下之鸣钟。撞之以莛。从艹。廷声。特丁切。十一部。

标签: 生僻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zh-hans/lvse/xinli/pjne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