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關於格律的時尚顧問

蝶戀花詞牌格律是什麼
  • 蝶戀花詞牌格律是什麼

  • 蝶戀花,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格律: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雙調,六十字,前段五句兩葉韻、兩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蝶戀花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
  • 16816
滿庭芳是什麼格律
  • 滿庭芳是什麼格律

  • 滿庭芳詞牌的格律是雙調九十五字,前後段各十句、四平韻。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滿庭花”等。以晏幾道《滿庭芳·南苑吹花》爲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後段各十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十一句五平韻雙調九十三字...
  • 7764
迎春樂詞牌格律
  • 迎春樂詞牌格律

  • 詞牌名。始見於宋柳永《樂章集》。雙調五十二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共七體。字數有五十、五十一、五十三之不同。又名《闢寒金》、《舞迎春》、《辨絃聲》、《攀鞍態》...
  • 23998
南宋格律派詞人
  • 南宋格律派詞人

  • 南宋的“格律派”詞人第一要數姜夔,其次便是吳文英張炎等。姜上承周邦彥,下開格律詞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爲自度曲,如《揚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張炎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張炎早年詞學周邦彥,又深受姜夔詞風的影響,注重格律、形式技巧,內容多寫湖山遊賞,風花雪月,反...
  • 7233
長相思的格律
  • 長相思的格律

  • 長相思又名《雙紅豆》,三十六字,前後片各三平韻,一疊韻。定格⊙⊙平(韻)⊙⊙平(疊)⊙仄平平⊙仄平(韻)⊙平⊙仄平(韻)⊙⊙平(韻)⊙⊙平(疊)⊙仄平平⊙仄平(韻)⊙平⊙仄平(韻)長相思(《長相思念》、《相思念》、《吳山青》、《雙紅豆》、《憶多嬌》、《山漸青》、《青山相送迎...
  • 4272
七絕格律一共有幾種格式
  • 七絕格律一共有幾種格式

  • 七絕的格律一般分爲平起、平起首句入韻、仄起、仄起首句入韻四種。以下是詩譜:平起: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起首句入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起: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
  • 16758
不求格律的古代大詩人
  • 不求格律的古代大詩人

  • 半路出家的中唐詩人韋應物,不愛格律,作品卻膾炙人口。韋應物年輕時飛揚跋扈,橫行帝都。仗着自己在玄宗身邊當差,不學無術,爲害鄉里。玄宗歸天之後,頓時失勢,幸虧年紀不大,也才二十一。奮發苦學,倒是做了官了,詩歌上也精進,和劉長卿一同成爲中唐代表人物,又和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列“王...
  • 5444
今宵月詞牌格律
  • 今宵月詞牌格律

  • 答:今宵月不是詞牌名。今宵月是毛澤東早年的一首作品,按其文格律應屬歸國謠詞牌,歸國謠格律爲雙調四十二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三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雙調四十二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兩種變體。...
  • 17027
沁園春詞牌格律及韻角
  • 沁園春詞牌格律及韻角

  • 《沁園春》是常見的詞牌名,格律如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
  • 24955
謝池春的詞牌格律
  • 謝池春的詞牌格律

  • 謝池春格律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謝池春》是詞牌名,又稱爲《玉蓮花》、《怕春歸》、《風中柳》、《風可柳令》、《賣花聲》等...
  • 27564
七律的格律及押韻要求是什麼
  • 七律的格律及押韻要求是什麼

  • 七律的格律要求主要有這幾個方面:遵循&#34替&#34、&#34對&#34、&#34粘&#34原則。即一句中平仄在偶數位要見替,一聯中上下句的對應平仄要相對(異),下一聯上句的平仄與上一聯下句的平仄要相粘。四聯中的中間兩聯(第二、三聯)必須對仗,且第三聯必須是工對。偶數句要押韻,押韻只...
  • 16817
求十六字令的格律
  • 求十六字令的格律

  • “十六字令”詞牌字數雖然少,但是句序排列長短交錯,一字句起,七言句承,三字句轉,五字句收,起承轉合,騰挪跌宕,頗具表現力。此調有兩種格式。一般是用正格: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也可以用變格: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 10324
古詩的平仄和格律
  • 古詩的平仄和格律

  • 第一個特點是每句中總是兩平夾一仄或兩仄夾一平,這叫相間第二個特點是每聯總是平仄相對,上聯是平仄平,下聯必爲仄平仄或上聯爲仄平仄,下聯必爲平仄平。這叫相對。第三個特點是聯與聯之間平仄相同,這叫相粘。如果你打算寫首七律,決定第一句押韻,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麼整首...
  • 12407
黃鶴樓和使至塞上的格律特點
  • 黃鶴樓和使至塞上的格律特點

  • 回《使至塞上》屬五言律詩,《黃鶴樓》屬七言律詩,兩首古詩都是律詩。律詩的特點如下:1,句數固定。全詩共八句,每兩句成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爲“首聯”,第二聯爲“頷聯”,第三聯爲“頸聯”,第四聯爲“尾聯”。2,押韻嚴格,一般押平聲韻,且一韻到底。3,要求對仗工整,語法相同。一般情況下,...
  • 25832
憶故人詞牌格律
  • 憶故人詞牌格律

  • 標準體上闋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玉樓深鎖多情種,清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擁。下闋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注:1、標準體【桃源憶故人】的...
  • 24010
清平樂平仄格律表
  • 清平樂平仄格律表

  • 清平樂,原爲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34清平樂令&#34&#34醉東風&#34&#34憶蘿月&#34,爲宋詞常用詞牌。此調正體雙調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格律:中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句),中...
  • 30176
臨江仙的格律與押韻
  • 臨江仙的格律與押韻

  • 《臨江仙》屬於作品比較高產的一個詞牌。其雖有多種變格體,但格律俱爲平韻格,屬雙調小令,若以全文字數分: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若以拍數分,有上下片各三平韻和上片四平韻、下片三平韻等格式。最常見者還是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四...
  • 17345
十四行詩的格律
  • 十四行詩的格律

  • 十四行詩,又稱“商籟體”,語句整齊、短小精悍、格律嚴謹、富於音樂效果。它起源於意大利,後來流傳到英、法、德、西諸國,並適應各國語言的特點,產生了不同的變體。例如,意大利十四行詩體的韻式爲:abba,abba,cde,cde而英式爲:abab,cdcd,efef,gg此外,還有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等...
  • 24191
不按格律的詩叫什麼詩
  • 不按格律的詩叫什麼詩

  • 不按格律詩叫古體詩,又叫古詩和古風。古體詩是古代漢族詩歌體裁。一般又叫古風,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唐朝人把產生於唐代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爲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的說法...
  • 14338
金人捧露盤詞牌格律
  • 金人捧露盤詞牌格律

  • 金人捧露盤雙調七十九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九句四平韻高觀國念瑤姬翻瑤佩下瑤池冷香夢吹上南枝羅浮路杳憶曾清曉見仙姿天寒翠袖可憐是仄平平韻平中仄句仄平平韻仄中中讀中仄平平韻中平仄仄句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句仄平中讀倚竹依依仄仄平平韻溪痕淺雪痕凍月痕淡粉痕...
  • 29821
七言四句詩格律
  • 七言四句詩格律

  • 七言絕句也是四句,總共二十八個字。七言律絕是以五言律絕爲基礎的。跟五言律絕一樣,七言律絕共有四種平仄句式,這只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兩個音如果是仄起的五字句,就把它變成平起的七字句如果是平起的五字句,就把它變成仄起的七字句。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
  • 31053
憶江南詞牌格律
  • 憶江南詞牌格律

  • 1、正體:對照例詞: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能不憶江南平仄仄平平。...
  • 21358
樂府舊題格律
  • 樂府舊題格律

  • 樂府詩屬於唐朝格律詩(也就是近體詩)形成之前出現的文學體裁,屬於古體詩。一般而言,舊體詩是指古詩,新體詩是指五四之後模仿西方詩歌出現的現代詩,樂府詩當然屬於舊體詩。你可能是看到樂府詩有新舊之說。樂府詩形成於漢代,風格古樸,這一時期的樂府詩被稱爲漢樂府,後來唐朝白居易等...
  • 9128
蘇幕遮詞牌格律有幾種
  • 蘇幕遮詞牌格律有幾種

  • 有一種格律一般指律詩。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而盛行於唐宋時期。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其常見的...
  • 12181
李白的詩詞格律分析
  • 李白的詩詞格律分析

  • 李白的五律、七律甚至排律和絕句中,都有貌似格律詩但有不少出律的現象。這首現象不僅在李白的詩裏能看到,在他同時期的其他人的作品中也能看到。這種類型的“格律詩”其實在南北朝後期就已經很常見了。...
  •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