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關於尚書令的時尚顧問

唐朝尚書令的職責
  • 唐朝尚書令的職責

  • 唐朝建立後,沿襲隋制,不過三省長官雖然同為宰相,但品級和權力卻並不相同,其中尚書令為正二品,侍中與中書令則為正三品。而且尚書令統領六部,負責政令的執行,權力較之侍中、中書令是相當的大。唐高祖在位期間,秦王李世民一直擔任天策上將、尚書令職務,成為文武百官之首,並由此走上政...
  • 21306
三國尚書令是幾品官
  • 三國尚書令是幾品官

  • 三國官制的品秩等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九品”官階第一品:三公、大將軍、丞相第二品:重號將軍,如四徵四鎮四平四安,以及將軍加“大”者第三品:侍中、諸散官、尚書令、中書令、九卿、司隸校尉、河南尹第四品:諸雜號將軍之上者如振威積射、有武將銜的州刺史第五品:諸雜號將軍之下...
  • 20746
三國志戰略版尚書令有什麼好處
  • 三國志戰略版尚書令有什麼好處

  • 尚書令,主要負責圈地劃地的土地糾紛。相當於是皇帝的收發站站長。管制並不很大,但是職權非常大,一般都由皇帝的親信擔任。是分化相權的標誌。《三國志戰略版》中,曾擔任尚書令的武將有被玩家們親切地稱為“苟或”的荀彧荀文若,還有《出師表》中,諸葛亮認為比較靠譜的費禕。...
  • 11615
李治時期尚書令是誰
  • 李治時期尚書令是誰

  • 李治時期沒有尚書令,空缺。事實上,整個唐朝一共就兩個尚書令,這兩人日後都是成為了皇帝。唐朝的第一位尚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王李世民,也就是日後的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位則是雍王李適,也就是後來的唐德宗李適。這和尚書令的職權有關,不能輕易授予他人。名義上三省並列,是國家最...
  • 18026
尚書令和中書令誰大
  • 尚書令和中書令誰大

  • 中書令大。中書令是中書省長官,是宰相,而吏部尚書僅是吏部長官,吏部是尚書省的下級機構,而尚書省和中書省是平級機構,故中書令要比吏部尚書高一級。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
  • 22018
尚書中的尚什麼意思
  • 尚書中的尚什麼意思

  • 這裏的“尚”是上的意思。《尚書》即“上古之書”,是一部上古歷史材料的彙編。記載上起傳説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尚書中的尚意思是:古同“掌(zhǎng)”。古代主管官叫尚,如尚書、尚衣等。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
  • 24940
尚書禮記是本什麼書
  • 尚書禮記是本什麼書

  • 是古代四書五經。五經裏的兩部,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和《春秋》。據説《詩經》是孔子編撰的,《尚書》是上古時期的書,也叫書經,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
  • 26561
尚書中的尚的意思是什麼
  • 尚書中的尚的意思是什麼

  • 尚書中的尚意思是:古同“掌(zhǎng)”。古代主管官叫尚,如尚書、尚衣等。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
  • 3937
與尚書齊名的書
  • 與尚書齊名的書

  • 《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
  • 7503
逸周書與尚書哪個早
  • 逸周書與尚書哪個早

  •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逸周書》是中國古代歷史文...
  • 24079
尚書為啥不在四書之內
  • 尚書為啥不在四書之內

  • 因為尚書不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經典,而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歷史文獻。《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公元1190年由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彙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尚...
  • 28838
尚書九州句子
  • 尚書九州句子

  • 1、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暱,惟其能。出自《尚書·商書·説命中》。天下是長治久安,還是混亂,取決於官吏的作用。在選用官員時,不能提拔那些和自己關係親暱的人,要任人唯賢。2、旁求俊彥,啟迪後人。出自《尚書·商書·太甲上》。旁:廣泛地。俊彥:賢能之輩。廣泛地訪求賢能之人,並以...
  • 18555
中書令柳澄是誰
  • 中書令柳澄是誰

  • 中書令柳澄是《琅琊榜》中的角色,是大梁朝廷中的文官之首,因為多次幫助靖王而被人猜測是梅長蘇的人。柳澄幫助沈追坐上了户部尚書,後面有多次幫助靖王。飾演中書令柳澄的演員叫韓振華《琅琊榜》是由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山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 21722
尚書·無逸譯文
  • 尚書·無逸譯文

  • 周公説:“啊!君子居官為政,切不可貪圖享樂啊!要先懂得農業生產的艱難,然後才置身於安逸之中,這樣就會了解小老百姓靠什麼賴以生存,看那些老百姓,他們的父母勤勞地耕種收割,而他們的兒子卻不懂得種莊稼的艱辛。他們貪圖安逸,行為粗野,既而放肆,乃至於輕視侮慢他們的父母,説:‘老年人什麼...
  • 8422
刑部尚書古稱
  • 刑部尚書古稱

  • 司寇是中國古代主管刑獄的官名。習慣上以大司寇為刑部尚書的別稱,刑部侍郎則稱為少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皇帝行使司法權,大司寇下設小司寇,輔佐大司寇審理具體案件。大、小司寇下設專門的司法屬吏。此外,基層設有士師、鄉士、遂士等負責處理具體司法事宜。...
  • 10420
讀書口令怎麼喊
  • 讀書口令怎麼喊

  • 1、讀書姿勢歌讀書時,要做到:腳放平,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胸高桌子約一拳,書本穩穩手中拿還要稍稍向外斜。條條要求需牢記堅持天天都練習。2、對口令:讀書時,要做到:書本穩穩手中拿,還要稍稍向外斜。3、寫字姿勢歌寫字時,要做到:頭正背直腳踏平,眼高書本要一尺身高桌子要一拳,手高筆...
  • 32260
六部尚書為什麼不是八部尚書
  • 六部尚書為什麼不是八部尚書

  • 六部與尚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國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機構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是中國古代數個官署的統稱。尚書,是中國古代官職名之一。尚書最初是指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
  • 31864
令字行書
  • 令字行書

  • 令字行書筆法簡捷,筆疏宜壯,用墨宜潤。寫法是按筆寫撇,疾中有緩。撇回牽絲連寫捺畫(或反捺,長點),點畫連橫折點連貫一氣呵成。“令”這個字的行書較多,如:令説文解字清代陳昌治刻本『説文解字』【卷九】【卩部】令發號也。從亼卪。力正切〖注〗徐鍇曰:“號令者,集而為之。卪,制也。”...
  • 14730
尚書房片尾曲
  • 尚書房片尾曲

  • 片尾曲是:《晨露》。《晨露》是電視劇《上書房》片尾曲,由譚晶,沙寶亮演唱,崔恕、李海鷹作詞。歌詞沙寶亮:視線漸漸恍惚心裏卻很清楚身邊燈影依舊花非花霧非霧有誰知情為何物總叫人含辛茹苦每齣戲劇都會落幕誰在乎譚晶:&nbsp思念就像塵埃隨着季節飛舞夜深風停以後塵歸塵土歸土...
  • 6000
中書令結局
  • 中書令結局

  • 第十六集死了。為了保全太子和眾御史,他將所有罪責一力擔下,自盡於御前,用性命換取皇上的回心轉意。鶴唳華亭是由楊文軍執導,羅晉、李一桐、黃志忠、張志堅、苗圃、金瀚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劇。該劇改編自雪滿梁園的同名小説,講述了儲君蕭定權為國天下孤身犯險,收付兵權交於國家自...
  • 16974
大聲讀書口令
  • 大聲讀書口令

  • 1、讀書姿勢歌讀書時,要做到:腳放平,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胸高桌子約一拳,書本穩穩手中拿還要稍稍向外斜。條條要求需牢記堅持天天都練習。2、對口令:讀書時,要做到:書本穩穩手中拿,還要稍稍向外斜。3、寫字姿勢歌寫字時,要做到:頭正背直腳踏平,眼高書本要一尺身高桌子要一拳,手高筆...
  • 10074
尚書從何時開始稱尚書
  • 尚書從何時開始稱尚書

  • 《尚書》最早叫《書》,西漢開始稱《尚書》。東漢王充在《論衡.正説》中解釋了什麼叫《尚書》:“《尚書》者,以為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如王充所説,“尚”指上古,由來久遠“尚”也指帝王,高居在上。尚書開始於秦朝。西漢沿置,本為少府的屬官,掌文書及羣臣章奏。漢武...
  • 6040
曾國藩家書尚拙不尚巧
  • 曾國藩家書尚拙不尚巧

  • 曾國藩曾説:“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這是他的讀書經,他是一個有後勁兒的“運動員”,他依靠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於打通了科舉之路。苦學笨學基本功紮實,也有三大好處:一、首先承認自己沒有智力的資本,不能急於求成。二、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多,總是失敗,抗打擊能力強。三、不...
  • 28945
尚書 北齊
  • 尚書 北齊

  • 徐顯秀(502---571),男,北齊政權的太尉太保尚書令。名穎,恆州忠義郡(今河北北部)人,少年豪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河靖三年(公元564年)因作戰英勇,被封為武安王。在北魏末期,他先是參加了爾朱榮的隊伍,爾朱榮失敗以後歸了高歡,然後就一步一步地進入東魏的政權高層。公元571年死於晉陽城...
  • 16555
尚書大傳與尚書區別
  • 尚書大傳與尚書區別

  • 《尚書大傳》是對《尚書》的解釋性著作,作者和成書時間均無法完全確定。目前只有後人輯本傳世,以皮錫瑞本最佳。《尚書大傳》舊題漢·伏勝撰,一般認為是伏生(《史記集解》稱“伏生名勝,伏氏碑雲”,但“生”和“勝”本通假)的學生張生及歐陽生根據他的解説寫成,大概為前200年到前1...
  • 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