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關於左傳的時尚顧問

左傳是是道家經典之一嗎
  • 左傳是是道家經典之一嗎

  • 不是。題目中問到的《左傳》又叫做《春秋左氏傳》,是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的編年體史書,記述了魯國十二公的歷史,可以説是研究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史料。《左傳》語言生動簡明,內藴豐富,形成了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對後世影響深遠。儒家推崇的四書五經,其中五經包括詩經、尚...
  • 19517
左傳不立前一句
  • 左傳不立前一句

  • 失信不立出自於左丘明寫的《左氏春秋》,簡稱《左傳》。指的是不講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之中立足。原句是君命無貳,失信不立,用來告誡君王説話和做事情要説一不二,不要言而無信,這樣會失去百姓的信任。也表現出作者的愛國愛民之心。《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
  • 13690
成於斯敗於斯出處左傳
  • 成於斯敗於斯出處左傳

  • 不是左傳是禮記成於斯敗於斯。是由“歌於斯,哭於斯”演變為“成於斯,敗於斯”的。“歌於斯,哭於斯”,出自《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
  • 5917
左傳的所言
  • 左傳的所言

  • 1、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左傳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左傳3、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悽風,秋無苦雨——左傳4、天能蓋地,地能容小——左傳5、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7、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8、吉凶由人——左傳9、君子...
  • 28427
做人要講信用的諺語左傳
  • 做人要講信用的諺語左傳

  • 左傳中講信用的名句左傳的關於誠信的名言如下:1、夫有尤物,足以移人。2、不義不暱,厚將崩。3、皮之不存,毛將焉附4、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5、篳路藍縷,以啟山林。6、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7、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8、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9、冬無...
  • 22849
從五大戰役看左傳的重和
  • 從五大戰役看左傳的重和

  • 春秋左傳五大戰役魯鄭伐許時間:魯隱公十一年(前712年)地點:許都參戰方:鄭國、魯國,許國緣由:鄭國以許國“不共”為由,聯合魯國討伐許國結果:鄭魯聯軍攻入許都,許莊公逃走。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東偏,使公孫獲處許西偏,保存並實際控制了許國,還贏得了“有禮”的好名聲分析:這次...
  • 8444
資治通鑑和春秋左傳哪個好
  • 資治通鑑和春秋左傳哪個好

  • 資治通鑑和春秋左傳都好,它們都是記載我國曆史的文獻,對我國後世研究我國古代歷史作出巨大貢獻。資質通鑑是北宋時期的司馬光所寫的,詳細記載了從戰國時期到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春秋和左傳記載了我國春秋時期得歷史,對研究春秋時期歷史具有極高的價值。...
  • 11102
左傳體例
  • 左傳體例

  • 《左傳》的體例是編年紀事體,內容大部分是傳注史事,敍述《春秋》經文重要史事的過程。性質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取材於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
  • 19804
左傳是24史嗎
  • 左傳是24史嗎

  • &nbsp不是。《左傳》據説是春秋時期左丘明著,是中國古代一部敍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也是歷代儒客學子重要研習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nbsp《左傳》從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寫起,公元前468年魯哀公止,記述了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被評...
  • 11380
左傳甯武子保身濟君賞析
  • 左傳甯武子保身濟君賞析

  • 甯武子在國泰民安時所表現出來的治國才能只是其聰明才智中的“小表現”,而其在亂世中能裝出“愚笨”,明哲保身,才真正顯現出了其大智慧,就連楊伯峻的《論語註譯》、蔡尚思的《論語導讀》以及南懷瑾的《論語別裁》都是如此。這種解釋,將甯武子描繪成了一個毫無責任感的“官混混...
  • 28747
左傳和春秋是同一本書嗎
  • 左傳和春秋是同一本書嗎

  • 不是同一本書。《春秋》因是一部編年史,故其書取名《春秋》。每一年必有春、夏、秋、冬四季,標舉春秋兩字,便代表了每一年。又每年四季共十二月,每月三十日,逐年逐月逐日,有事即載,無事即闕,亦有一事而連續分載在幾天幾月幾年幾十年的。不是。《春秋》相傳是孔子所作,成書在前,儒家...
  • 10585
資治通鑑與左傳的區別
  • 資治通鑑與左傳的區別

  • 《左傳》《資治通鑑》作者不同、體列不同,題材意義不同,描寫年代不同。《左傳》&nbsp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取材於王室檔案、魯史策書、...
  • 10967
左傳主張什麼
  • 左傳主張什麼

  • 《左傳》體現了“民為邦本”的進步思想觀點,主張重視人民的力量和作用,要保障人民的生活。《左傳》,繪聲繪色地再現了當時紛繁的戰爭場面,並對戰爭勝敗的原因進行了較為透徹的分析《左傳》,記述了始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於魯哀公27年(前468年),共255年的歷史。它周密而詳細地記...
  • 18725
春秋左傳閲讀順序
  • 春秋左傳閲讀順序

  • 《春秋》和《左傳》的閲讀順序。先讀《春秋》後讀《左傳》。如果能兩者一起讀,則更好了。其理由如下:1、《春秋》一書是孔子根據魯國的史料,整理出的一部魯國編年體歷史文獻,但言簡意賅,文字非常簡約,只記錄所發生的事情,但沒有記述事情的過程。讀起來較難理解。2、《左傳》是左...
  • 19977
左傳體裁
  • 左傳體裁

  •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敍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標誌着我國敍事散文的成熟。《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
  • 5969
左傳國之大事
  • 左傳國之大事

  • 事情的起因是晉侯要攻打秦國,派特使郤錡向魯成公借兵,但這位郤錡在行事的過程中,不夠恭敬有禮,因此遭到孟獻子的非議。孟獻子是魯成公的高級副手,遇有朝拜周王等重要事宜,每與之同行。該孟氏批評郤錡説:“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基也。郤子無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師,將社稷是衞...
  • 10399
左傳長於敍事的秦晉餚之戰
  • 左傳長於敍事的秦晉餚之戰

  • 殽之戰《左傳》魯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名孟明、西乞、白乙,使出...
  • 15607
左傳與什麼合稱什麼
  • 左傳與什麼合稱什麼

  • 和公羊傳、榖樑傳合稱春秋三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樑傳》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春秋》經文言簡義深,若無註釋,則難以理解。註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早在漢朝即已失傳。所以自漢,學者僅僅憑藉“三傳”研...
  • 27588
左傳中有名的人物
  • 左傳中有名的人物

  • 1、鄭莊公。是一個不友不孝、不臣不忠、貪婪虛偽、奸詐多謀的人物。他的弟弟與他爭奪君位,他表面上容忍等待,實則蓄意斬草除根,用心險惡見其不友。莊公對母親極為憤恨,但後來為了顯示自己虛偽的孝道,用在“黃泉路上”挖地道的方法與母親見面,由此見其不孝。周平王不想讓鄭莊公...
  • 29678
左傳多少字
  • 左傳多少字

  • 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共18萬字。《左氏春秋傳》(簡稱《左傳》)相傳是由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所著的編年體史書,約作於公元前403-前386年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左傳》的記敍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
  • 13771
左傳的傳是文體標誌詞嗎
  • 左傳的傳是文體標誌詞嗎

  • 《左傳》中的“傳”是為經書作注的文字,不屬文體標誌詞。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nbsp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
  • 23497
左傳為什麼叫左傳
  • 左傳為什麼叫左傳

  • 因左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編,所以成為左傳。《左傳》亦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傳”本指文字記載,在秦漢時代特指註釋或解釋經義的文字。“左”是姓氏,不過有人認為左丘明單姓“左”,也有人認為左丘明覆姓“左丘”。還有一種別開生面的觀點,認為“左氏”是地名。戰...
  • 26720
左傳第一篇
  • 左傳第一篇

  • 《左傳》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他是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鄭莊公設計並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其弟驕縱,於是欲奪國君之位,莊公便以此...
  • 15708
讀左傳的益處
  • 讀左傳的益處

  • 《左傳》在傳統典籍中最有高屋建瓴的意義,兩千多年曆史中的許多沿革、爭議、改變,從風俗到立法,從秦朝郡縣制到明代大禮議,甚至從中國的夷狄論、文學觀到日本的武士道,都可以一路追溯到《左傳》的世界。一切源於左傳,是因為左傳裏確定了我們後來的大量價值觀。後來兩千年的儒家...
  • 21051
左傳有哪些經典的話
  • 左傳有哪些經典的話

  •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藉助了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別人,這是不仁義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是不明智的。2、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一朝放走了敵人,就會成為幾代人的禍患。3、先人有奪人之心。出自《左傳·...
  • 19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