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關於古漢語的時尚顧問

翁和叟有什區別 在古漢語中
  • 翁和叟有什區別 在古漢語中

  • “叟”和“翁”的區別:稱呼物件不同老翁是中國古代對老年男人的稱呼,含尊重意。而老叟是老人自稱。1、翁是對花甲至百歲老年男人的泛稱或者對父親、對權貴者的尊稱。2、叟是對普通白頭男性老人的統稱。叟,老頭兒擬聲詞動詞,會意字,本作“叜”。意謂手拿火把在室內搜尋。本義:搜...
  • 21482
餃子古漢語
  • 餃子古漢語

  • 1、古代有角子,嬌耳,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煮角,箍扎,子孫餑餑,月牙餛飩等名稱2、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
  • 19038
表示不止的古漢語
  • 表示不止的古漢語

  • 不啻,何止,豈止等。不啻[bùchì](書)(動)①不止不只:工程所需,~萬金。②如同:相去~天淵。不啻[bùchì]不僅何止。無異於,如同。造句:1.舊社會和新社會相比較,不啻天淵。2.你的這席話,不啻為空谷足音,令人警醒。不啻,指不只不止不僅僅不亞於。語出《書·多士》:“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予...
  • 7524
在古漢語中什麼意思 讓
  • 在古漢語中什麼意思 讓

  • 讓,在古漢語中的意思古籍釋義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未收錄“讓”字頭,請參考“讓”字。)《唐韻》《集韻》《韻會》怎樣切《正韻》而亮切,壤去聲。《說文》相責讓也。《小爾雅》詰責以辭謂之讓。《左傳·僖五年》公使讓之。《注》譴讓之。《周禮·地官》司救掌萬民之衺惡過失而誅...
  • 32235
國中生古漢語詞典第幾個版本好
  • 國中生古漢語詞典第幾個版本好

  • 古漢語字典中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大詞典》好。《漢語大詞典》由羅竹風主編。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全書正文12卷,共收單字2.27萬,複詞37.5萬,約5000萬字,並配有插圖二千餘幅。《漢語大詞典》編纂始於1975年。山東、...
  • 27827
古漢語中三百年的別稱
  • 古漢語中三百年的別稱

  • 古文中“三百多年”通常說“三百餘年”“三百餘歲”“三百餘載”“三百餘春”“三百餘秋”等,其意思就是現代漢語所說的“三百多年”,未見古文中有“三百多年”“百多年”的用例。如果古文中出現“三百多年”,意思肯定與現代漢語相同,因為“三百”“多”“年”的意思古今傳承...
  • 15928
代表罪惡的古漢語
  • 代表罪惡的古漢語

  • 【成語】:十惡不赦【拼音】:shíèbùshè【解釋】: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出處】:《隋書·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舉例造句】:這個暴徒,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真是十惡不赦。【...
  • 11344
同意的古漢語說法是什麼
  • 同意的古漢語說法是什麼

  • 表示同意他人的看法古代的話有:甚是、然也、然也、此君所言甚是、甚合我意、正合我意、不謀而合、如出一轍、某某所言甚是、大人所言極是、所言極是、英雄所見略同、誠如神之所言、誠如所言等等。例句:“《水滸傳》第三十回:&#34施恩於次日安排了許多酒饌,甚是齊備。”“他...
  • 16910
青砂在古漢語中的意思
  • 青砂在古漢語中的意思

  • 銻礦,無論脈礦或層礦,大都有富集的礦囊和分散的礦帶之分,前者含銻品位可由40%左右至65%以上,呈大塊狀,顏色類似灰藍,我國俗稱“青砂”。...
  • 27560
敦禮敦教敦古漢語意思
  • 敦禮敦教敦古漢語意思

  • 敦禮:尊崇禮教。《孔叢子·陳士義》:“當今所急者,在修仁尚義,崇德敦禮。”《後漢書·朱穆傳》:“得小心忠篤敦禮之士,將軍與之俱入。”敦教:(1).勉勵教誨。晉山濤《啟事》:“此三人皆眾論所稱,諒尤質正少華,可以敦教。”(2).注重禮教。《舊唐書·李晟傳》:“嘗正歲,崔氏女歸省,未及階...
  • 7216
為什麼說客家話是中古漢語
  • 為什麼說客家話是中古漢語

  • 說客家話是中古漢語,是因為客家話還大量保留了古代中原文字讀音而反觀普通話有的古音古義卻沒有保留。舉例子說明:客家話烏、索、日頭、朝,分別是黑色、繩子、太陽、上午,這個含義現在普通話是基本沒有的。還有就是讀音,有的詩歌用普通話讀不押韻,但用客家話讀卻押韻。如“遠上...
  • 29415
古漢語裡哪個字是代替的意思
  • 古漢語裡哪個字是代替的意思

  • 在古漢語中作為替代“代替”一詞中的兩個字,其實它們都可以獨立表示代替的意思。也就是說“代”可以作為代替的意思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替”也可以作為代替作為表達,如: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此外,同義的字還有“易”,如易位、易主1、代.《莊子.秋水...
  • 7212
蝶字在古漢語中是平聲還是仄聲
  • 蝶字在古漢語中是平聲還是仄聲

  • 蝶字在古漢語中不是平聲,是仄聲字,屬於平水韻的入聲十六叶韻部。十六葉入聲葉&nbsp蝶疊楫篋愜頰妾堞俠鋏睫鬣牒靨浹屧協&nbsp貼懾燮挾摺&nbsp躞燁捻曄諜氎蹀帇銸痷寁穕謺煠帹鮿殜埝鱲脻迠誱敜踗淁蠂聗褺鎑鑈獦&nbsp艓褶擪聶箑厭怗&nbsp蝶拼音:dié&nbsp&nbsp韻部:葉〔蝴~〕昆...
  • 22536
古漢語中哥哥的自稱是什麼
  • 古漢語中哥哥的自稱是什麼

  • 古代稱呼“哥哥”為“兄”,大哥叫做“長兄”。&nbsp現在一般稱呼“哥哥”,當然也有稱呼“兄”的,比如張兄、王兄之類。“哥哥”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口頭通稱,用於口語與書面語,也可以稱為“兄”,填寫表格時可以填寫“大哥”“長兄”之類。...
  • 24618
上古漢語數字發音來源
  • 上古漢語數字發音來源

  • 中國上古時期一些基本數字的來源漢語基本數字的“一、二、三、四”等,在文字產生的初期,是為農耕部族的生產與勝過服務的,即“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而且在不同的部族,對不同的數字給予了特殊的意蘊。2、道家的數字觀念早期道家在說明“道”的起源時,借用了數字進...
  • 18996
供在古漢語詞典中的讀音和解釋
  • 供在古漢語詞典中的讀音和解釋

  • 供gōng①(動)供給供應:~不應求。②(動)提供某種利用的條件(給對方利用):~讀者參考|~旅客休息。供gòng①(動)把香燭等放在神佛或先輩的像(或牌位)前表示敬奉祭祀時擺設祭品:~奉。②(名)陳列著表示虔敬的東西供品:蜜~。③(動)受審者陳述案情。④(名)口供供詞:問不出~來|~狀。...
  • 29276
這個詞怎麼用古漢語表示 不如
  • 這個詞怎麼用古漢語表示 不如

  • “不”對應的古文是:未、無、勿、莫。如果“不如”是指的“比不上”的意思,可以用“遜”表示舉例:《易·屯》:“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如果是“不如去做什麼什麼”,“不如”對應的古文是:不若、莫若、莫如、弗若、何...
  • 24251
古漢語形容超脫世俗的字
  • 古漢語形容超脫世俗的字

  • 【傲世妄榮】:不屈於世俗,置榮華富貴於度外。【超凡脫俗】:指擺脫世俗的高雅境界。【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習俗。形容品德高尚,與世俗習氣不同。【超然不群】:超脫於世俗之外。不與眾人合群。【超俗絕世】:指超出世俗,無人可比。【超逸絕塵】:指不拘滯於世俗,超然物外。【出塵之想...
  • 12739
徵與闢在古漢語中的意義的區別
  • 徵與闢在古漢語中的意義的區別

  • 徵的古義zhēng①〈動詞〉出征遠行。王昌齡《出塞》:“萬里長征人未還。”②〈動詞〉征伐征討。《赤壁之戰》:“挾天子以徵四方。”③〈動詞〉徵收爭奪。《促織》:“宣德間,宮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答司馬諫議書》:“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④〈名詞〉賦稅。《孟子·滕文公...
  • 28262
表達輕蔑的意思的古漢語
  • 表達輕蔑的意思的古漢語

  • 答:不屑一顧。詳細解釋:發音:bùxièyīgù釋義:不屑:不值得,不願意顧:看。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輕蔑。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繫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例句:她父母親一如既往,對別人的批評不屑一顧。近義:不足掛...
  • 16029
在古漢語中什麼意思 絕
  • 在古漢語中什麼意思 絕

  • jué①〈動詞〉斷斷絕。《共工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荊軻刺秦王》:“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②〈動詞〉隔絕隔斷。《三峽》:“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又】〈形容詞〉隔絕的封閉的《桃花源記》:“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又】〈形容詞〉極遠的。《班超告老歸...
  • 27502
古漢語中有一旦嗎
  • 古漢語中有一旦嗎

  • 有的,一旦就是萬一有一天的意思,其實現在這句話也是這個意思,例如,一旦事情敗露了就會惹出大麻煩。這裡的一旦就是指未知的某一天。所以古漢語中也是常見的這個字。用法也差不多,旦最早指日出,所以有一夕一旦的說法,就是一朝夕的意思。...
  • 4524
吳語和粵語哪個更接近古漢語
  • 吳語和粵語哪個更接近古漢語

  • 吳語是最接近古代漢語的。吳語語音與《切韻》《廣韻》等古代韻書高度吻合。吳語繼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以保留全部濁音為最主要特徵,聲母分為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四類,部分地區保留尖團音分化。吳語具有仄音之一的入聲韻。吳語保留平仄聲律,繼承中古漢語整齊四聲八調...
  • 26200
後與後在古漢語中的區別
  • 後與後在古漢語中的區別

  • “後”是“後面”、“後方”,方位詞。後雙人旁加么加又,則表示男女,因世上只有男人與女人,雙人旁則表示男女結合,么小也,小孩。又者多也,故此字是為後代之後。“後”為人道之出入之道,故後古用於皇后之後。指帝王或帝王的配偶。...
  • 13277
古漢語中房和屋是同義詞嗎
  • 古漢語中房和屋是同義詞嗎

  • 不是房,是古代宮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間,位於堂之後,室之兩側,專指東房、西房,在室之東者為東房,室之西者為西房,又叫右房。東房、西房都有門與堂想通,東房後部還有階通往後庭。到了後世,住宅內凡是居室皆可稱房。屋,本義是幄,就是指帶有木架的帳幕。《說文·木部》:“幄,木帳也。”是同義...
  • 2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