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王阳明读书三重境界原文

王阳明读书三重境界原文

王阳明读书三重境界原文

关于如何读书,阳明先生的一位友人,曾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书不记得如何”阳明先生做出了如下回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对于友人的疑问,阳明先生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根源处讲明了读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记诵——“记得”第二重境界是理解——“晓得”第三重境界是明心——“体证”。

阳明先生说,读书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理解文中义就好。其实,就连理解都已经是次要的,比理解更重要的是“明得自家本体”,即通过读书,反观自心,明心净心,让心归正。

如果一心只想背诵圣贤文字,便反而读不懂圣贤文字如果一心只想读懂圣贤文字,便反而不会在心上用功了。

心上用功就是阳明先生所说“明得自家本体”,指的是,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与圣贤之心有哪些差别,忏悔一切与圣贤不相映的起心动念,去除自己心中的不明和私欲,从而让自己的黑窣窣的心明亮起来。

1508年,阳明先生到达龙场,实现了著名的“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天理不在外面,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心即理!心中的良知也是世间的天理,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

因而,阳明先生为友人指明了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就达致良知,开启心中的无尽宝藏。人生的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读圣贤书,就是以自己的心来印照圣贤之心,从而开发心中宝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这句话里的“读书”,指的是读圣贤书、学圣贤学。在上古时代,“教者惟以此为教,学者惟以此为学”(阳明先生“拔本塞源论”),人人都学习圣贤思想,因而人人都自致其良知、各安本分、各勤其业、相生相养,从而实现天下太平、人人和谐的大同社会景象。

如此,我们更加明白了阳明先生的教诲,读书就是要与圣贤心相映,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有了更高层面的心灵品质,真正提升了智慧与能量,才能灵活地运用方法与心法!

生命的质量本可以更加提升,人生价值本可以更加放大,智慧和能量可以不断提升,只是被不同程度的不明和贪欲所遮蔽和障碍了。建设心灵品质,就是去除心中的不明和贪欲,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提升心的层面,从而达至更高层面的成功。

如何在读书中建设心灵品质呢洞察人心的阳明先生在《黄修易录》中还有如下教诲:

“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读圣贤书时,以圣贤之心观照自己,若有“强记之心”“欲速之心”“斗靡之心”(好斗、好胜之心),就要克去。读书终日只是与圣贤之心相印,跟圣贤心心相印的时候,就是靠近纯天理之心,因为圣贤之心是天理之心。

如此,不管如何读书,都是调摄自己的心,从而建设更高层面的心灵品质,开发心中宝藏——仁爱、智慧、胸怀、能量,如此怎么会觉得累和焦虑呢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y9ke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