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柔美女性网 >

绿色生活 >心理 >

古代灯笼的用处

古代灯笼的用处

古代灯笼的用处

古代的灯笼除了照明,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烘托节日的气氛。中国历史上的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恰恰是灯节。是以各种争奇斗艳的花灯成为一年当中最绚丽最欢腾的节日,中国传统的狂欢节,从宋代起,上元节就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花灯的盛会。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咏尚源记无终结物的诗作,其中罗列当时江南吴忠地区的各种节日彩灯,而且还细心一一做了注释,于是我们得已了解到这些花灯包括各个仿相把竹竿加以弯曲,扎成牌楼式门洞,上挂灯笼,有些街巷中会接连设置几十座这样的竹扎洞门让人仿佛行走在翠竹洞里。

其中最多见的是莲花灯,又让游客仿佛是看到了莲花灯组成的城墙,私人船组从自家的桅杆顶上绑一些长杆,跟你挂个球灯,远望仿佛半空中的孤星,而一座座桥梁也挂满灯笼,宛如鹊桥忽然降落人间,小户人家门前立个狗行灯,高门大户,则实行数量跟高登杆杆顶称一对路行灯。

低温玻璃制作的各式彩灯是宋代上元节的最大亮点,其中有玻璃片装面的琉璃扶风灯,也有玻璃珠串成的水晶帘灯,问阎罗灯是用剪成小片的红白绫罗连成彩色灯球的表面绿红灯,所以不同颜色的彩色低温玻璃嵌在灯罩上,光的折射原理,当人从玻璃灯片的空隙中看去时,在每个空隙看到的都是不同的花样。魔法花果的以栀子灯和普通灯最受欢迎,又胜娟和程大方灯画上著名的历史故事,农村人特别喜欢。

而月灯是低温玻璃制成的大圆形灯泡,宛如圆月,很多人家都在门前挂上一盏,透明玻璃瓶里盛水,养几尾小鱼,再在瓶后安置个烛台,以烛光映出油洞,是有钱人家喜欢的橙色,同时自己转个不停的走马灯也随处可见。

灯笼最基本的功能是照明,相较于蜡烛,它有更多优点,首先是放风。无论是自然风,还是提灯行走带起来的气流,有灯笼在,火光更不易熄灭蜡烛光点比较小,火光容易上下跳跃,这会给人带来不舒服的视觉感受,有灯笼罩住作为缓冲,就会减少光的跳动,柔和舒服很多通过不同样式的灯笼,可以营造不同氛围,用于不同场合。有时需要喜庆气氛,就用红纸灯笼,有时需要稍微清冷一些的感觉,可以用青纸灯笼。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灯笼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除此之外,灯笼往往也是一种象徵,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标签: 灯笼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rmnxw.com/lvse/xinli/z599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