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柔美女性網 >

綠色生活 >心理 >

杜聿明抗戰的貢獻

杜聿明抗戰的貢獻

杜聿明抗戰的貢獻

1938年,裝甲兵團撤至湖南湘潭整訓,不久該兵團擴編爲第200師,以杜聿明爲師長。

長沙大火後,國民黨長沙市警察局人員與放火隊員,又來到湘潭城下,慾火燒湘潭城。杜聿明得知後,當面怒斥了這種驚慌失措,草菅人命的做法,隨派員收繳了放火隊的器械,將放火的人強行控制看管,並張貼布告,嚴禁放火焚燒湘潭縣城,這才使湘潭城池數十萬人的生命和財產得以保全。

事後,湘潭萬民同聲稱頌,感激杜聿明與二百師的救城之恩。

1938年12月,第二百師擴編成新編第十一軍,從湖南湘潭移駐廣西全州,杜聿明委爲副軍長。不久,番號又改爲第五軍,杜升任軍長。

該軍是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初期成立的唯一機械化新軍。杜提出:“操場就是戰場”,“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要求新軍具有“五除”(除驕、惰、僞、欲、惡)、“三習”(習精、誠、勤)的朝氣。

1939年夏起,日本侵略軍集結兵力,準備開闢華南戰場。同年11月17日,日寇在防城、北海登陸,進佔欽州,19日,又突破小董防線,向南寧進擊。杜聿明的第五軍奉命從全州向南寧附近集中,準備攻擊由欽州、防城登陸的北進之敵。

面對日寇氣勢洶洶的進攻,杜聿明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戰局,估計了敵人的弱點,向重慶最高統帥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乘敵孤軍深入後援未濟之時,集結優勢兵力,配合地方民衆,迅速反攻,以擊破侵敵而恢復國際之重要交通。”

1939年12月16日晨,杜聿明奉命率第五軍擔任對邕賓路的正面攻擊,意在先行擊破崑崙關及八塘附近之敵。

杜召集團長以上會議,宣讀作戰部署:以鄭洞國榮譽第一師從正面進攻戴安瀾第二百師爲總預備隊邱清泉新編第二十二師迂迴敵後進出南寧以北向六塘守敵攻擊,以截斷南寧、崑崙關交通聯絡,孤立崑崙關之敵。

第二天,白崇禧和陳誠到譚蓬村第五軍司令部視察。陳嚴令杜要如期攻克崑崙關,直下南寧。

1939年12月18日拂曉,反攻開始。在戰車、炮火掩護下,杜聿明第五軍對崑崙關守敵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戴安瀾師與日寇展開白刃戰,首先佔領了仙女山。當晚各部乘勝進行夜襲,相繼佔領了老毛嶺、萬福村、441高地,最後佔領了崑崙關。

杜聿明在此期間,採取“要塞式攻擊法”,逐步縮小包圍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敵人。

杜聿明命令第二百師副師長彭璧生率部從公路左側越過崑崙關,形成包圍之勢邱清泉師把戰車埋伏在公路兩旁的叢林地帶鄭洞國師則加強右翼攻 勢,再度進入崑崙關內敵軍縱深陣地,將敵指揮部及炮兵陣地摧毀。

戰鬥整整打了十八天,於31日以中國軍隊獲重大勝利而告結束,史稱崑崙關大捷。

1941年2月,杜聿明作爲中緬印馬軍事考察團成員,赴緬甸、印度、馬來西亞作軍事考察。

1942年初,日軍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率四個師團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中國派出遠征軍,杜聿明爲第一路副司令長官。

中國和英國軍隊集結後,策定作戰計劃,分三路南下迎擊日軍。杜聿明第五軍爲中路軍,於3月9日接替英緬軍在同古的防務。

1942年3月20日,同古諸戰開始,一連數日,敵陸、空配合並與炮兵、戰車協同進攻。

至26日,正面敵人以其三個聯隊向同古西北角猛攻,第二百師第六團陣地被突破27日,新編第二十二師到達同古以北,與敵遭遇,雙方徹夜對峙。

28日,日軍北守南攻,在同古北修築工事,企圖阻止新編第二十二師前進,而集中主力猛攻第二百師,並施放糜爛性毒氣,第二百師官兵傷亡甚重。

杜聿明即指揮新二十二師對當面之敵施行猛攻,進佔南陽車站,以解第二百師之圍,但日軍憑藉附近建築物固守。兩軍反覆爭奪,激戰至30日。

1942年3月30日晚,杜命令新二十二師在斯瓦河南北兩岸構築數個梯形陣地,兩側埋伏阻擊兵,陣地正面埋設地雷。

新二十二師採用這種戰術,運用靈活,虛虛實實,使日軍捉摸不透。

遠征軍先攻繼守,用逐次抵抗戰術與日軍五個聯隊激戰達十二次之多,遲滯達半月之久,敵軍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付出人員裝備極大消耗的代價,達到了以少勝多,以劣制優的目的,成爲抗戰史上一罕見的戰例。

標籤: 抗戰 貢獻 杜聿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rmnxw.com/zh-hant/lvse/xinli/95wj7k.html